“孩子成绩一路下滑,却一点也不着急,我急得睡不着,他却玩得开心。”
“我跟他说了无数遍,他就是当耳旁风。该玩玩,该躺躺。”
“再不管,就废了;管得太紧,又怕他崩溃。”
很多高中男生在进入高年级阶段后,家长会发现:他的学习动力似乎越来越差,成绩下降,态度却异常“淡定”。这一现象在不少家庭中并不罕见。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常常陷入两难:是继续施压,逼他认真;还是放手,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逼,怕逼出逆反;放,又怕彻底放弃。那么,到底该怎么办?
表面上看,孩子似乎“不在乎”成绩,实则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心理问题。常见原因包括: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大增,男生思维发育略晚于女生,面对长期得不到回报的努力,容易失去信心,逐渐放弃抵抗。
“上大学有啥用?”“学这个以后能干嘛?”如果缺乏清晰目标和学习意义的认知,孩子容易对成绩漠不关心。
一些孩子遭遇人际压力、家庭矛盾、成绩打击后,会表现出冷漠、逃避,属于心理上的“防御机制”。
成绩不如意,孩子可能转向短期快感的行为,如打游戏、刷视频,以获得即时成就感,逐渐远离学习。
在下决定之前,家长应先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有些孩子外表云淡风轻,其实心里比谁都急。他们只是害怕承认失败,担心让父母失望。
有些时候,我们对成绩的执念,其实来源于对“好父母形象”的焦虑。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只会带来更多压力。
“放”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而是要评估孩子是否有自我觉察和自我驱动的能力。如果没有,贸然放手,可能导致更大滑坡。
与其天天盯着分数,不如问问孩子:“最近你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有没有觉得哪门课实在跟不上?”从情绪切入,打开沟通之门。
不是一味地说“你要为未来负责”,而是引导他找到与自身兴趣、目标、现实相关联的方向。比如:“如果你喜欢电脑,那学习数学和逻辑对你很有帮助。”
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目标、奖励机制,在约定的规则内给他自主权,但底线清晰:不逃课、不彻夜打游戏、不恶意对抗。
即便一次小测比上次进步了3分,也值得肯定。让孩子看到努力与收获之间的联系,比简单地强调名次更有动力。
如果孩子长期成绩低迷、情绪低落、逃避现实,家长单方面引导已无法奏效,应考虑寻求专业教育或心理支持。
在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我们专注于对成绩下滑、学习失控、动力不足等高中阶段问题的干预。通过心理评估、行为引导、家庭辅导三位一体,帮助学生重建学习节奏与目标感,让他们从“我必须学”转变为“我想学”。
成绩下滑只是一个“表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背后的心理变化与学习动机。家长最重要的角色,不是逼迫,也不是放任,而是引导和理解。
请相信,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怎么学,或者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而这份“答案”,正需要我们一起去寻找。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瓶颈期,状态低迷、对未来迷茫,欢迎联系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我们将以专业、耐心、科学的方式,助力每一位青少年重拾方向,走好成长的关键一步。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