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青春期教育问题中,“厌学”“逃课”是家长最为头疼的现象之一。原本勤奋自律的孩子,突然变得不愿上学、成绩下降、逃避学习任务,甚至编造理由离开学校。很多父母感到困惑:这是不是叛逆期的正常表现?还是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教育专家指出,高中生的厌学和逃课往往并非单一原因所致,既有青春期叛逆的成分,也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困扰。要想帮助孩子走出厌学情绪,家长必须学会从“理解”出发,而不是急于“纠正”。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去上学,第一反应是“他在跟我对着干”。于是,他们开始责骂、施压、甚至惩罚,但结果往往是矛盾升级、沟通破裂。其实,逃课往往是孩子在发出一种无声的求助信号。
在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不少孩子的厌学行为背后都有以下原因:
首先,学习压力过大。高中阶段竞争激烈,成绩排名、升学压力、家长期望叠加在一起,孩子的心理负担远比家长想象中沉重。
其次,情绪缺乏出口。孩子在校园中若遭遇人际矛盾、师生误解,或者在家中得不到理解,就容易把“逃课”当成暂时逃避的方式。
再者,自我价值感缺失。部分孩子认为自己“无论多努力都不行”,久而久之,学习的意义被消磨殆尽。
还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用“不上学”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压力。
因此,家长要明白,孩子的厌学并非单纯的不听话,而是内心的求助与抗议。如果家长仅仅用强硬的方式压制,只会让孩子更封闭。
虽然厌学逃课的外在表现相似,但背后的心理动机有明显差别。叛逆型逃课多表现为对父母、学校的权威抗拒,比如觉得老师管太多、家长不理解自己,用“逃课”来宣示独立;而心理型厌学则常伴随着焦虑、失眠、自我否定等情绪,孩子并非不想学,而是“学不动”“提不起劲”。
叛逆型的孩子在心情平复后,往往能恢复正常学习;但心理型厌学若得不到及时干预,情绪问题可能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为抑郁或社交障碍。家长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兴趣全无,应尽快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第一,以惩罚代替沟通。
家长一味用批评、责骂或剥夺自由的方式“逼”孩子学习,只会让孩子更想逃离。心理创伤的代价远比学习落后更严重。
第二,只关注成绩,忽略心理。
家长常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却很少问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孩子的内在情绪若长期被忽视,就可能转化为厌学的爆发点。
第三,误判为懒惰或无能。
有的家长认为“他就是太懒”,但事实上,许多厌学孩子是在长期挫败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并非不想进步,而是害怕再失败一次。
当孩子出现厌学行为时,父母应先放下责备,用共情的方式回应,比如:“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很大,我们一起想办法调整。”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是一切沟通的前提。
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户外活动、兴趣探索等方式,让孩子在放松中重拾内在力量。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在心理干预课程中,常通过团体活动、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学生逐步走出厌学阴霾。
不要一味要求“你必须全科提升”,而是设定短期、可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重新体验“我能行”的成就感。当自信恢复,学习动力自然会被激发。
每一个厌学逃课的孩子,内心都有未被理解的情绪与渴望。家长若能放下指责,用理解代替冲突,用引导代替控制,孩子就有机会重新找到学习的意义。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醒家长:
厌学不是绝路,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心灵的“停顿信号”。只要方法得当,理解与教育同行,再迷茫的孩子,也能重新走回成长正轨。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5-7141-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