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加压、补课、严管,却发现孩子越管越逆反,甚至完全丧失学习动力。事实上,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正确利用兴趣,可以成为突破孩子厌学心理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可以显著提高大脑多巴胺分泌,让孩子在学习时获得愉悦体验,降低焦虑感。
外部压力带来的学习动力短暂且脆弱,而兴趣驱动的学习属于自发行为,更容易形成长效习惯。
厌学情绪常源于挫败感和无意义感,而兴趣活动能给予孩子价值感和成就体验,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观察法:注意孩子在哪些活动中表现投入、时间感消失,如画画、运动、编程等。
倾听法:与孩子聊聊“如果没有学习压力,你最想做什么?”
体验法: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不同领域,比如乐器、手工、运动、科学实验。
避免误区:兴趣不是短暂的“好玩”,而是持续愿意投入的活动。
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尝试结合几何、色彩理论学习数学和美术。
爱打游戏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编程、游戏设计,将虚拟兴趣转为技能。
不要求立刻成绩飞跃,而是先实现“完成一页阅读”“背诵一段诗”,并给予正向反馈。
家庭可以设立兴趣角,例如科学实验角、阅读角,营造探索感。
家长避免用兴趣作为“学习奖励”,而是把学习和兴趣整合到同一体系中。
不要过度干预:兴趣需要孩子自主参与,过度控制会导致兴趣变成负担。
给予资源和支持:为孩子报名相关课程、提供工具,但不强求成果。
与孩子共学:家长参与兴趣活动,既能拉近关系,也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学习态度。
当孩子因为兴趣重新找到学习的意义感,他们会明白学习不仅仅是应付考试,而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这种内驱力,是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替代的。
下一篇:没有了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