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与生理都处于剧烈变化阶段,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压力,还需要处理人际关系、情感波动以及自我认知的矛盾。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很多家长首先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却忽视了背后深层的情感困扰。了解这些隐性因素,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疏导方法。
青春期孩子开始强烈关注“我是谁”,如果长期被否定或成绩不理想,他们容易觉得“我不行”,进而拒绝学习。
家长习惯用命令式语言或“高压鸡汤”,忽略孩子真实的情绪需求,导致孩子产生孤立感,甚至反抗心理。
青春期孩子非常重视同伴评价,如果在同学中缺乏归属感或受到排斥,容易通过“厌学”表达无力与抗拒。
面对学业压力、亲子冲突、暗恋情绪等,孩子往往缺乏成熟的调节机制,情绪积压后表现为“学习没意义”。
学习态度骤变:从主动到被动,甚至拒绝完成作业。
情绪表现极端:易怒、焦虑、沉默或频繁哭泣。
逃避行为:频繁请假、故意迟到,甚至提出退学。
兴趣缺失: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沉迷手机或网络。
家长要放下“说教”,多用开放式问题,如:“你觉得最近学习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避免立即否定或批评,用“我理解你现在的感受”让孩子感到被接纳。
帮助孩子学会说出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厌学”作为掩饰。
可以引导孩子记录“情绪日志”,识别压力源。
通过小目标任务帮助孩子体验成功感,逐步恢复信心。
关注孩子的优势,不要只盯着成绩,用鼓励替代批评。
鼓励孩子参与体育、兴趣社团,建立积极同伴关系。
必要时寻求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辅导,防止问题加重。
1.少用命令,多用引导:从“你必须学习”到“我们一起制定计划”。
2.控制情绪,避免焦虑传染:家长情绪稳定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石。
3.学会给予选择权:允许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决定,增强自主感。
青春期孩子的厌学情绪,往往不仅仅是“懒惰”或“叛逆”,而是深层情感困扰的外在表现。家长需要从理解—支持—引导三个层面,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与生活的平衡。如果家庭无法独立完成疏导,可以考虑专业心理辅导或行为矫正干预,以防问题恶化。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