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出“我不想上学”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焦虑:
“不上学将来怎么办?”
“要不要强硬逼他去学校?”
“如果只是劝,会不会越来越放纵?”
这个问题触及亲子教育的核心:是逼还是劝,其实都不是最优解。关键在于:找到孩子不想上学的根源,帮助他恢复内在动力。
1.学习压力过大
成绩下滑、频繁考试失败,让孩子感到挫败,出现逃避心理。
2.人际关系问题
与同学不合、被排挤或遭遇校园欺凌,可能让孩子对学校失去安全感。
3.过度沉迷电子产品
手机、游戏带来即时满足,现实学习显得枯燥乏味。
4.心理健康困扰
焦虑、抑郁、缺乏成就感,都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因素。
5.家庭因素
过度责骂、情感缺失,或父母关系紧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
短期顺从,长期反抗:孩子可能表面去学校,内心抵触,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亲子关系恶化:父母的强硬态度会让孩子失去信任和沟通欲望。
如果只是劝导、讲道理,孩子可能感到父母“空谈”,问题依旧没有被解决。
结论:逼和劝都不是核心,关键是找到原因+共情+建立行动计划。
孩子说“不想上学”,不要立刻说“必须去!”
可以回应:
✅ “我能感觉到你最近很难受,想跟我聊聊原因吗?”
✅ “上学让你觉得压力大吗?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通过倾听、观察,确认问题源:
学习问题 → 考虑辅导、调整目标
人际冲突 → 学校沟通、社交引导
心理问题 →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让孩子参与制定计划,增加自主感:
✅ “你觉得每天先完成哪一科比较容易?我们能先从这个开始吗?”
✅ “是否可以先减少一节课压力,逐步适应?”
在尊重孩子情绪的同时,明确核心底线:不能长期不上学。
用正向强化:完成学习目标给予适度奖励,而不是惩罚。
1.用成绩绑架未来
❌ “不好好上学,你以后就是废人!”
2.情绪化发泄
❌ “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3.只关注学习,忽略情绪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情绪先崩,再拒绝学习。
逼,不会让孩子爱上学习;劝,不会让孩子走出困境。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理解、陪伴、引导,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力量。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提醒家长:
如果孩子的厌学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甚至伴随情绪低落、社交退缩,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避免问题恶化。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