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成长的道路上,厌学已成为困扰许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难题。孩子不想上学、不写作业、成绩下降、情绪低落,家长往往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愤怒。更令人苦恼的是,很多家长试图通过“讲道理”“批评教育”来唤醒孩子,却发现越说越远,沟通仿佛陷入“无效循环”。
作为长期专注青少年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的专业机构,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在大量教育实践中发现:真正能让厌学孩子改变的,不是高压式的“逼迫”,而是父母高质量的沟通与理解。
沟通不是劝说的艺术,而是“打开心门”的关键。
许多孩子厌学,并非真的懒惰或无理取闹,而是承受着父母不了解的心理压力:
学业压力大,感到力不从心
自尊受挫,担心失败与比较
师生关系紧张、校园社交困难
家庭沟通僵化,缺乏情绪出口
在正苗启德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大量孩子对家长说“我不想学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句“我很累”“我怕自己不够好”“我不知道怎么和你说”。此时,沟通的核心,便是帮孩子把“沉默的情绪”说出来,把“对立的关系”变为理解与支持。
当孩子表达“我讨厌上学”“作业太烦了”时,不要急于反驳或说教,而是先倾听情绪、理解背后原因。
✅ 正苗建议回应方式:
“你是不是觉得最近特别累?”
“学习让你有压力,是不是因为担心跟不上?”
这样的语言能降低孩子的防备,建立基本信任。
当家长只会说“你要为未来负责”“不学习怎么有出路”时,孩子只会觉得你不懂他。但如果你说:
✅ “我小时候也有不想上学的时候,那时候我最怕的其实是老师提问我答不上来。”
✅ “我以前数学不好,后来发现其实是基础没打牢。”
用“我曾经”代替“你必须”,更能拉近情感与认知的距离。
与其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如引导他自己找到答案。
✅ 例如:
“你觉得自己最不喜欢哪一门课?为什么?”
“如果可以改变一件事让学习轻松一点,你会选什么?”
“有没有你喜欢的老师或者课程?”
通过问题激发孩子反思,而不是压制。
当孩子拒绝沟通或情绪爆发时,很多家长会情绪失控,甚至说出伤害性语言(如“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只会加剧孩子的抗拒。
✅ 正苗建议:
保持冷静,选择适当的时机沟通(情绪平稳时)
拒绝贴标签,不批判人格,只聚焦行为和问题
使用“我感受”的表达方式,例如:“我看到你最近情绪不太好,我有点担心你。”
许多厌学孩子的内心是“学了也没用”“我再努力也追不上别人”,这类自我否定情绪若不被及时扭转,会持续恶化。
✅ 家长应关注努力过程,而非只盯成绩:
“这次虽然成绩没提上去,但我看到你认真写完了作业,这是很大的进步。”
“你愿意尝试回来学校听课,我很欣慰。”
这种正向反馈会逐步修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让他重新愿意尝试。
在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行为转变,更注重家庭关系的修复与沟通模式的重建。我们深知:只有当家庭沟通变得温暖、有边界、有理解,孩子才可能走出厌学的心理困境。
父母的语言,就是孩子内心的镜子;父母的态度,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
与厌学孩子沟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次次用“理解、陪伴、鼓励”去修复裂痕,搭建信任的桥梁。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始终倡导:
先理解,才有沟通;
先沟通,才有改变。
每一个“我懂你”的瞬间,都是改变的种子。家长用心说,孩子才能安心听;家庭愿意改变,孩子才会慢慢走回来。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