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讨厌学习!”这句话可能让很多家长心头一紧。事实上,这种刻板心理往往不是孩子天生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因挫败感、压力或不良体验逐渐形成的。如果不及时引导,容易演变成长期厌学甚至拒学问题。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打破这种固化思维,重新建立积极的学习认知呢?
1.过度压力与挫败体验
考试成绩不理想、长期被批评,孩子容易将“学习”与“痛苦”绑定。
2.学习目标单一且缺乏意义感
如果学习只是为了分数,孩子很难感受到内在价值。
3.不当教育方式
高压管教、比较式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和抗拒情绪。
通过游戏化学习、实践活动,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从孩子擅长的科目入手,先建立“我能行”的信心。
与孩子探讨“学习与未来的关系”,引导其看到长远价值。
将学习目标与孩子的兴趣、梦想结合,例如:“如果你喜欢设计,这门课程能帮你实现。”
少用“你必须”,多用“你可以”“我们一起想办法”。
多认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只盯成绩。
从10分钟专注学习开始,逐步增加难度,避免一开始就“大而全”。
每达成目标,给予正向反馈,建立成就感。
减少手机、游戏干扰,但不采用“极端剥夺”方式。
保持家庭氛围温暖,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安全和支持。
用威胁或惩罚逼迫孩子学习:只会加深孩子的抵触情绪。
与他人比较:“别人都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会伤害孩子自尊。
忽视孩子的情绪:孩子说“讨厌学习”背后,可能是无助或焦虑。
打破“讨厌学习”的刻板心理,需要家庭、学校和孩子三方共同努力。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建议,家长应先理解孩子的情绪,再通过正面引导和科学方法,帮助他们重拾学习兴趣和信心。记住,学习不只是成绩,更是培养思维、塑造人格的重要过程。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