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逐步进入青春期,自主意识增强,很多家长会发现,原本言听计从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好管了”。讲道理不听,批评反感,建议也不接受,甚至出现明显的对抗情绪。面对这种现象,家长常常疑惑:“我说的是对的,孩子为什么还要抵触?”
事实上,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产生抵触,往往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方式不合适,沟通失调。如何在坚持教育原则的同时,找到让孩子“愿意听”的方式,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面对和学习的课题。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结合多年来青少年行为矫正和家庭教育指导经验,为您提供科学有效的应对建议。
青春期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更希望以“平等”的身份被对待。当家长仍以命令式、批判式的语气与其沟通时,孩子容易产生本能的抗拒。
他们不再只是“听话的孩子”,而是想被当成“有主见的人”。
一味批评、指责、说教,容易让孩子感到被否定。他们在感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同时,逐渐关闭与父母的沟通窗口。
如果家长常常说一套做一套,或者父母之间教育方式不统一,会让孩子感到迷茫甚至反感,逐渐失去对父母教育的信任。
许多家长将教育重心过度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这种“忽视”会在孩子心中积累成压抑,最终以抵触的方式爆发出来。
孩子越大,越需要被倾听。与其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不如先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与想法。
不打断、不评判;
认真倾听,表示理解;
在他表达完后,再适当提出建议。
沟通的第一步,不是讲道理,而是让孩子愿意开口。
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使用带情绪或否定性的语言,例如:
少说:“你怎么总是这样?”
多说:“我注意到你最近有些烦,能和我说说吗?”
善于表达关注,而不是控制,是拉近亲子距离的关键。
越是被严格控制的孩子,越容易产生激烈的反弹。父母可以在原则范围内给予孩子一定自由,让他们在小决定中锻炼判断与责任感。
例如:
允许他选择自己的学习节奏;
共同制定规则,而不是单方面设定;
允许犯错,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惩罚。
教育要讲究“时机”。当孩子情绪激动或你自己处于愤怒中时,任何沟通都容易变成争执。
建议在双方冷静后,主动找孩子谈谈当天的情况,表达理解,再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种“延迟沟通”比“当场发作”更有效。
孩子的抵触有时来自对父母行为的不认可。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若能以身作则,孩子更容易接受其教育理念。
例如:
你希望孩子自律,那你是否也能坚持规律生活?
你希望孩子有礼貌,那你是否对他也保持尊重?
在我校接触的大量家庭案例中,孩子的抵触行为在改善父母教育方式后有显著缓解。我们建议家长关注以下几点:
建立家庭教育“共同体”意识:父母双方统一教育方向,保持一致性。
适时寻求专业支持:当亲子沟通陷入长期对抗或情绪恶性循环时,及时借助专业心理辅导介入。
通过体验式活动重建亲子关系:共同参与志愿活动、兴趣探索、情绪管理课程等,都有助于缓解紧张关系。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设有专门的家庭辅导课程、亲子沟通训练营以及情绪疏导课程,帮助家长更科学地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关键阶段。
教育的目的不是控制,而是引导。孩子的抵触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进步,而是提醒我们:方式需要改变,关系需要修复。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始终相信:理解是教育的起点,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方法是教育的桥梁。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愿意倾听、信赖、依靠的那个人。
下一篇:没有了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