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家庭中,类似的情景屡屡上演——一句批评、一场争执,孩子情绪失控,拎起书包夺门而出,家长焦急万分,后悔莫及。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男生,情绪波动剧烈,自尊心强,一旦感觉被误解、被否定,极容易做出“冲动离家”的行为。
面对孩子因批评而离家出走的情况,家长不应止步于恐慌和指责,而应冷静应对,理解背后的心理根源,寻找真正有效的解决之道。
1.情绪承受力弱,逃避现实压力
高中阶段学业重压叠加青春期敏感,批评很容易被孩子解读为“否定全部自我”,从而产生逃避冲动。
2.家庭沟通方式单一,孩子长期缺乏情绪出口
如果平时父母以说教、训斥为主,缺乏倾听与共情,一次批评就可能成为孩子情绪崩溃的“导火索”。
3.渴望独立,却被强势管控
很多高中男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当父母不尊重其成长诉求时,孩子往往通过“离家出走”来表达对控制的不满。
立即通过电话、微信、同学朋友圈等方式确认孩子是否安全,并尝试温和联系,不要一开始就质问或责备。
例:“我们很担心你,不是要责怪你,只想知道你现在安不安全。”
如长时间联系不上,可考虑报警协助寻找,确保孩子不会陷入危险。
不要在孩子情绪激烈时急于把他“拉回家”继续争执。此时比谁更“强硬”只会加剧裂痕。家长需要先冷静下来,思考:我说的哪一句话、哪个方式,可能伤害了他?
当孩子回家后,不要急着再教育,而应表达理解与关心:
“那天说话太急了,我们也有问题,你现在长大了,爸妈也需要学着更尊重你。”
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再次审判,亲子之间的沟通才可能真正开始。
多用“我关注的是你的感受和成长”来代替“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给出建议,孩子更容易接受。
高中男生需要被视为“准大人”,适度放手,让他在一定范围内做决定,比如:如何安排学习时间、是否需要短暂外出放松。
家庭应成为孩子表达情绪的安全出口,而不是压力源。父母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孩子有话愿意说、有情绪能表达。
我们深知:离家出走只是表面,根源往往在于长期压抑的情绪与沟通断层。对此,正苗启德提供:
青春期情绪管理课程
冲突沟通技巧训练
家庭教育方式指导
离家行为心理矫正方案
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帮助家长学会陪伴成长,让亲子关系回归信任与理解。
很多时候,孩子离家出走并不是要“惩罚”父母,而是在用行动告诉家长:“我需要被听见”。当家长能读懂这背后的心理呼唤,就不会只是陷入“愤怒”和“焦虑”,而是有机会将一次危机,转化为亲子关系重建的契机。
下一篇:没有了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