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长的育儿经历中,可能都有类似的情景:原本听话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脾气突然变得暴躁易怒,尤其是在被批评、否定时,常常摔门怒吼、情绪失控,甚至顶撞父母,让整个家庭陷入“战争状态”。
12岁,正值青春期的起点,是一个孩子心理与生理剧烈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此阶段缺乏恰当的情绪疏导与引导,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还可能为孩子日后的心理发展埋下隐患。
那么,青春期孩子为何会情绪失控?作为父母,又该如何科学干预和温和引导呢?
12岁的孩子通常刚刚步入青春期,身体在变化,荷尔蒙水平迅速波动,这直接影响情绪的稳定性。而心理上,他们正从依附父母的“小孩”向“独立个体”过渡,内心自我意识增强,却又缺乏成熟的表达和调节能力。
因此,当面对指责或批评时,他们常常感受到:
被否定:“你不相信我”“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对”
无力反抗:言语不占上风,只能用行为表达情绪(如摔门)
自尊受挫:在意面子,不愿在父母面前示弱
表达受限: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愤怒
这些复杂的心理冲突,最终往往通过“情绪爆发”来宣泄。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能无意中使用了伤害性语言,比如:
“你就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
“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你还有救吗?”
“说你两句就受不了,你以后怎么办?”
这些语言虽然出于焦急,但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却极具杀伤力。他们听到的不是提醒,而是指责、贬低甚至羞辱,结果只会激发更强烈的对抗心理。
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习惯用“压制”情绪的方式管理孩子,而不是帮助他们“识别、表达、转化”情绪,孩子将逐渐形成压抑、自责或攻击型人格。
想要引导青春期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家长自身的情绪素养非常关键。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方法:
当孩子摔门、怒吼时,第一步不是立刻“回击”,而是暂停冲突,给彼此冷静空间。
可以平静地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我们先各自冷静一下,晚点再谈。”
情绪中断比争吵更有用,让孩子学会从“反应”转向“思考”。
当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可以尝试进行一次非对抗式的沟通:
询问:“当时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
表达理解:“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误解了你。”
分享感受:“当你摔门的时候,我真的有些难过,也担心你。”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打破孩子的心理防御,让他们更愿意倾诉内心感受。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往往“来得快,走得慢”,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改变,而是需要有人教他们如何管理。
家长可以:
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你是觉得被误解了?还是很委屈?”
鼓励孩子写情绪日记、运动释放压力;
教会他们使用深呼吸、数10秒等方式冷静自己。
情绪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每一次的引导,都是成长的积累。
有些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出情绪失控、攻击行为、自我伤害、极端厌学等现象,家长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此时,不妨适时寻求心理老师、情绪管理训练或青少年心理机构的帮助。
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注于青春期情绪行为干预,通过专业心理疏导、行为重建课程和家庭系统辅导,帮助情绪失控的孩子逐步学会与自己和家人和解。
摔门怒吼的背后,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他不会说出自己的痛苦。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是我们可以随意控制的小孩,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引导和耐心的理解。
如果家长愿意从“控制者”转变为“支持者”,孩子就会更有机会学会自我管理,也会更愿意重新与父母建立信任。
别怕孩子发脾气,怕的是我们失去了理解他们的机会。
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专业针对10-18周岁存在叛逆、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面向全国常年招生,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透明化管理。
咨询热线:188-7124-1025